新常態下重塑公共生活


世紀疫情嚴重限制了大眾的公共生活,拉遠了我們與公共空間和社區的距離,對大家身心健康的影響無容置疑。雖然我們別無選擇,但這種「社交距離」同時也是個機會,讓人以全新角度審視公共空間和社區的重要性,反思它們的未來模樣。

香港設計中心一直致力將設計和設計思維帶入社區和公共空間,在過往幾年,旗下項目「設計#香港地」(#ddHK)及「BODW城區活動」(城區活動)策劃各式各樣的設計體驗、活動和作品,為各類公共空間和多個社區帶來嶄新活力。前者是為期三年的深度創意旅遊發展計劃,今年踏入最後一年,以「蛻變」為主題,透過地方營造策略,於灣仔和深水埗區重新想像公共空間的未來;後者則是設計營商周的社區伸延,旨在促進創意社群、商業及社區機構的合作,共同締造香港創意生態。

當社會各界正為新常態籌劃應對方案,#ddHK亦積極帶領公眾重新想像疫後時代的公共空間。項目與世界各地創意人才合作,於灣仔和深水埗區策劃一系列在地設計體驗,並以社區參與作為過程中的重要元素。「我們期望能促進公眾參與,以本土元素為靈感,為大眾熟悉的公園街道帶來蛻變,成為新世代公共空間的典範。」#ddHK項目總策展及策劃人林美華(Sam)說。

我們期望能促進公眾參與,以本土元素為靈感,為大眾熟悉的公園街道帶來蛻變,成為新世代公共空間的典範。

五光十色遊園會 開展維園新常態

#ddHK 灣仔部份 - 維園蛻變

#ddHK灣仔部份以「維園蛻變」為主題,率先實驗疫後時期公園蛻變的各種可能。「公園是對我們身心健康無比重要的公共資源。」維園蛻變首席創意伙伴一口設計工作室創辦人及設計總監梅詩華(Sarah)說,「在疫情下,我們會思考:怎樣能讓公園使用者在單獨活動時仍能盡歡?設計能如何幫助他們擁抱由社交距離產生的孤獨感?我們調查了人們在公園進行的主要活動形式,以及疫情如何改變了他們的行為,並根據我們的發現設計了一系列充滿幽默感的單人活動裝置《#一齊一個人》。裝置為公園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個安全區域,由玩蹺蹺板、做運動到靜坐冥想,讓人們即使獨自一人也能盡興。」

公園是對我們身心健康無比重要的公共資源。

#ddHK透過《#一齊一個人》及其餘六件創意作品,於維園打造一個嶄新的中式遊園會。Sam將策展概念娓娓道來:「公園綠地是都市環境中的緩衝地帶,就像城市的留白空間。中式園林設計哲學體現了人們超越物質,對精神空間的極致追求。策展團隊透過虛實、映襯、對比及呼應等手法,將設計裝置化身為中式庭園元素,如山石、水池、花窗、青磚黛瓦、橋植及流水等。每個作品都以灣仔歷史及城市的五光十色為靈感,如大坑舞火龍,以及維園前身為避風塘的歷史。整體而言,它們為公眾締造了一個詩意無限的感官遊園體驗。」


連結深水埗人事物 打造宜居城市起居室

#ddHK 深水埗部份 - 深水埗人_人

設計師梁展邦(Michael)主理#ddHK深水埗部份的策展及創作,以「深水埗人_人」為主題,策劃於當區四個公共空間在地設計的裝置,並與區內十間小店共創設計傢俱,將該區蛻變成「城市起居室」。「我們深入發掘深水埗的人與事,如歷史、設計、生活日常、多元文化和人情故事,將有趣元素融合成一個層次豐富的視覺漫遊。同時連結區內不同團體、學校和社群,與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共同設計和製作作品。」Michael說。

談到公園的未來,Sarah說:「在疫後時期,公園在日常生中的角色無疑變得更重要。這正是政府開放與市民共同設計公園的好時機,可以了解人們對公園的新需求作為切入點,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重新設計的過程。」至於公共空間能如何為社區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Michael則認為:「要思考公共空間的設計如何能變得更靈活,在相對可以稍為放鬆社交距離的時期,讓人可以暫時拉近距離;而疫情較為緊張時,則讓人更容易遵守社交距離規則。」


疫後清晰視野 引領社會設計創造力

城區活動 - 後疫情時代的20/20視野

城區活動今年以「後疫情時代的20/20視野」為主題,以正常視力的光學用語,帶出在大時代中保持清晰視野的比喻。合共超過200多個的大小活動,開拓四種「後疫情時代的20/20視野」:身心健康、地方營造、香港製造和社會責任,聚焦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設計力,藉此激發公眾設計思維,發揮創意解難精神,引領大家於疫後時代增強應變力和抗逆力。

城區活動繼續連繫全城眾多在地創意和設計概念與人才,透過針對不同合作伙伴群體而策動的三個協作平台,為公眾帶來17個「主要伙伴場地創意節」、五個「公眾社區教育項目」及逾100個「衛星活動及優惠」。主要活動期11月底至12月,而部分活動一直進行至明年。今年全新推出的大型智能版城市追蹤獎賞遊戲「城區設賞」亦將進行至12月20日,讓大家一邊遊走探索多區城區活動,一邊累積獎賞積分和發現設計禮遇。把握最後機會,留意城區活動網站Facebook專頁Instagram,接收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