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熄》閃照蛻變維港

公園和海濱等休閒公共空間,是繁囂都會的緩衝地帶,對像香港這種極高密度的城市來說更是不可或缺。在世界各地海濱中,維港海濱空間珍貴而獨特,不但提供寫意舒適的漫步空間,更有全球首屈一指的璀燦夜景。今個夏天,#ddHK設計#香港地以年度主題「蛻變」為主旋律,為「露天城區設計廊」加入中式園林美學元素,由灣仔出走,於6月5日起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維港蛻變」,點綴起首於灣仔維園,及至銅鑼灣避風塘再綿延至中環這段陸續向公眾開放之新海濱地帶,作為這個為期三年的創意深度旅遊項目的壓軸展覽。

#ddHK策劃的七組「維港蛻變」創意設計裝置,散布於維港沿岸,試點式連結出一條步行及跑步旅遊路線,引領公眾深度探索香港。當中最觸目的莫過於委約作品《川流不熄》。這個巨型動態雕塑由超過45,000條色帶組成,面積約700平方米,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上空晝夜隨風飄揚,就像中式庭園中的潺潺流水,散發悠揚動感而又始終恬靜如一,映襯繁華維港的川流不息。

國際知名的「 Skynet 」系列創作者 — 美國藝術家 Patrick Shearn

《川流不熄》由美國知名設計工作室Poetic Kinetics及洛杉機藝術家Patrick Shearn為#ddHK而創作,特別以維港作為靈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Skynet」系列之一。我們很高興能藉此機會與Patrick Shearn談談作品的創造概念和過程。


無論是創意概念、規模或地點,Skynet系列都令人嘆為觀止、印象深刻,甚麼啟發了你創作這個系列?

Shearn:我的靈感來自鳥群和魚群集體移動的方式。這些自然現象令我感到非常震撼和神奇,我希望能透過藝術觸發同樣的奇妙感覺。

貫穿作品中央的一條反光帶就像一條河流,Patrick Shearn將其視為生命之源

《川流不熄》背後的靈感來自甚麼?

Shearn:風、河和時間從不間斷地在我們四周流動,貫穿作品中央的一條反光帶就像一條河流,既是自然邊界,也有機地把事物聯繫起來。河流是生命之源,連結由古至今不同世代,也不論距離將地球各點連接起來。河流擁有強大力量,隨著時間改變地域風貌,而水則帶來生命、可能性和變化。我希望《川流不熄》能帶給觀眾一種更深邃的平靜,啟發大家欣賞在我們日常周圍、但常被忽略了的自然力量。

我希望《川流不熄》能帶給觀眾一種更深邃的平靜,啟發大家欣賞在我們日常周圍、但常被忽略了的自然力量。


Skynet 系列為世界各地多個截然不同的公共空間帶來令人雀躍的蛻變。構思一個新作品時,你從何入手令它融入成為該地方的一部分?

Shearn:從一開始討論作品地點時,我便會開始想象作品。我會利用Google Earth研究該地點,看看附近有甚麼大型結構可以融入作品的設計和吊索結構中,並會仔細研究當地風史,以及在作品設置期間的相對風速和主要風向等。我希望每件作品的設計都能最好地利用風去產生最大的動感。


《川流不熄》專為香港創作,與其他Skynet項目有甚麼不同?當中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Shearn:《川流不熄》最大的不同是疫情的影響。我們沒法進行實地考察,當中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所以我們決定在作品中加入支撐整個裝置的結構,全個運到香港。我們認識很多擁有國際認證的專業索具裝配員,並請到一個非常出色的本地設計及技術團隊,能全面配合我們的需求。我們也在索具的設計上格外留神,確保能輕易處理任何潛在問題。在疫情影響下我們仍能多次找到具創意而妥善的解決方案,我感到非常滿意。

《川流不熄》展出至2021年6月15日,展期有限

你認為這場世紀疫症如何改變了我們與公共空間的關係?

Shearn:毫無疑問,這場疫症改變了一切,其影響很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一直持續下去。但這個慘痛的經歷,更讓我意識到外出和社交的重要性。幸運的是,像《川流不熄》這樣的Skynet作品不受社交距離影響,設置在露天、開放的環境空間中,讓更多人可以安全地觀賞體驗。

設置在露天、開放的環境空間中,讓更多人可以安全地觀賞體驗。


#ddHK以破格策展手法,借鑑中國園林的造景手法,運用虛實、映襯、對比、呼應等技巧, 將《川流不熄》及其他「維港蛻變」作品化身多種中式園林設計元素,為維港海濱空間締造一個詩意無限、充滿節奏和韻律的感官旅程。展覽作品由6月5日起至7月初陸續推出,而其中委約作品《川流不熄》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由即日起展出至6月15日,展期有限,萬勿錯過,並立即關注#ddHK的Facebook專頁Instagram,留意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