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HK:創意營造灣仔「城區設計廊」

香港的地道文化,隱藏在橫街窄巷當中:行人急促的步伐、形形式式的街頭小吃、與廣東話息息相關的流行文化、有血有汗的人生奮鬥故事⋯⋯這些都是能引起香港人共鳴,又能吸引到遊客的元素。但是,對旅客來說,尤其是初次來港的一群,並不一定能輕易體驗到這真實地道的一面。然而,設計正正能為訪客們打開一道認識本地文化的大門。

無論是透過時裝或平面設計等不同形式,設計師都能將一個地方的特色注入各式各樣的物件和空間之中。這就是創意地方營造(creative placemaking)的基本概念,也是#ddHK 設計#香港地的策劃理念之一。這個為期三年的創意項目由香港旅遊事務署呈獻,香港設計中心主辦。計劃的創意社區營造夥伴一口設計工作室認為「Placemaking是把設計思維置入城市空間的過程,透過對社區持份者的了解,以設計角度考慮大家的需要,從而為空間增添硬件配套,促進社區營造(community building)。」

#ddHK聚焦灣仔,將該區打造成為一個「城區設計廊」。自去年12月起,#ddHK已於區內推出多個作品,並舉辦了一連串不同類型的活動,展現公共空間的無盡可能。這些作品及活動包括「創玩24」、公共藝術作品《HKACT! Act 1 BeHere》、港灣消防局閘門的字體設計、散落區內各處的地面畫作,而「FASCINATION STREET」街頭時裝匯演更延伸至深水埗。

一口設計工作室與一眾協作單位進行工作坊及實地考察,從而發掘區內有趣故事。他們在一次考察中,發現了灣仔後山有很多特別的植物品種。香港雖然被視為石屎森林,但其實擁有很豐富的自然生態,有些甚至存在於市區附近。在灣仔後山漫步,當然跟走在香港其中一條人流最高的天橋——繁忙的柯布連道行人天橋有天淵之別。眾所周知,這條天橋貫穿灣仔南北,是很多上班族每天必經之路。以「行多dd」作為此作品的名稱,於天橋的天花上畫上香港四季常見的原生動植物,為灰暗通道注入綠色生機。在四季變化中更隱藏著灣仔地標建築、香港地道潮語和為大家打氣的字句。

另外兩個作品——「遊多dd」及「坐多dd」——則以菲林明道花園為基地,靠近柯布連道行人天橋的北端。「遊多dd」是五件大型創作,以項目名稱「#ddHK」的符號和字母為外型,每件組件各具不同功能,以創意空間連結市民、日常生活及公共空間,吸引在附近上班的人和路人,停留和使用這個偌大的公共空間,甚至攀談對話。此外,公園還會擺放「坐多dd」10件公共傢俱,以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師生在工作坊中共同編織的圖案作點綴,並以漢字的基本筆劃為主題,為日常生活增添色彩,重拾在公園中嬉戲的快樂時光。

#ddHK的天橋天花作品和公共傢俱將於三月底面世,不要錯過機會,親身體驗設計如何轉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