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tters 2018 9月號

公共空間設計  重新發掘城市身份

幾乎所有國際大都會都擁有一個世界級公共空間——紐約有中央公園、首爾有清溪川、悉尼有環形碼頭,這些優質公共空間是城市生活的焦點,讓不同人士聚集。隨著保育歷史文物的趨勢,很多老化或被閒置的空間,如運河、車軌路段、體育場館等,都被復修重建成公共設施。它們的大變身不單美化了城市空間,更徹底改變了社區的氛圍,甚至人們的生活模式。

公共空間是一座城市中無可取代的靈魂,連繫社區中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德國社會學家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的公共領域理論,還是齊美爾(Georg Simmel)的城市陌生人概念,當代文化論述早已詳細闡述了這一點。公共空間是認識社區的一扇窗,以獲獎無數的哥本哈根公園Superkilen為例 ,公園內擺放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物件和設施,建立起其多元文化社區的身份。

談到重新營造社區,紐約市的空中公園 High Line 是個極佳例子。位於曼哈頓西區,High Line原本是被廢棄的鐵軌路段,活化後成為紐約人最喜愛的休憩空間,他們愛在那裏慢跑、看眾生相、欣賞在散步道兩旁的街頭藝術。整個活化項目由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 的行政總裁James Corner策劃,他在今年六月的設計「智」識周(KODW)中分享了他的設計哲學。High Line周遭以前是破舊的工業區,現在變成了宜居又安全的社區,四周都是新潮公寓。住在附近的人甚至自發組織觀星、熱湯分享等活動,促進社區交流。目前,James正忙於深圳前海的城市規劃,他以五個綠化帶,像「綠手指」般伸入該區,為未來發展設下環保框架。

横跨亞洲,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優質公共空間。Plan b 的共同創辦人游適任(Justin Yu跟他的團隊便在台灣活化了小型公共空間和體育場館。他們重新設計遊樂設施,放在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間,打造成大受歡迎的遊樂場,吸引了大量年輕家長和小朋友。遊樂場中設置多個單槓結構設施,人們可以即興掛上籃球網、鞦韆、吊牀等等,靈活多變的設計滿足不同用家的需要,也為破落老化的社區尋回生氣,變成讓人安心休憩的地方。

在香港,近年公眾對開放空間的認知也增長了不少。「行德」 的主席邵在德(Markus Shaw擔起了把德輔道中部份路段變成行人專用區這個重大挑戰。位處中環核心地帶,這交通大動脈長年水洩不通,又有多個施工地盤,常有人車爭路的現象。Markus的願景是,重新設計德輔道中,把附近的文化地標連繫起來,變成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間。2016年一個星期日下午,他們在那裏作出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行人專用區試驗。今年,他們舉辦了公開比賽,徵集設計意念,勝出者將在設計營商周(BODW)中分享他們的設計視野。

對一個城市來說,公共空間是讓市民見面、互動的重要空間,需要容納多元文化,開啓對話。其終極目標,是成為不同背景的人相遇、找到共識、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場地。這可能也正正是城市的本質。

今期的DMatters會帶大家參與設計創業培育計劃(DIP)的季度交流活動,認識新朋友。另外會回顧Kulture Salon 11,看看香港的本地時裝設計。還有專為老師而設的IDK工作坊,看看他們怎樣把設計思維帶入校園之中。


延伸閱讀
公共設計期刊 Public 對High Line帶來的改變的深入報導:
http://publicjournal.online/the-high-line-effect/

Plan b 旗下的專注改造市區小型開放空間項目:Park Up
https://www.theplanb.cc/parkup/

由「行德」編製的德輔道中社區步行路線圖
http://www.walkdvrc.hk/upload/files/research/20180730052634_86.pdf

按此瀏覽 DMatters 9月號 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