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tters 2018 5月號

轉化都市:墨爾本的宜居之道

踏入新世紀,具突破性的創新技術接踵面世,不斷改寫我們的都市生活模式。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宜居城市的概念在本地以至國際迅速植根,吸引愈來愈多人思考如何打造宜居城市。宜居城市的概念涵蓋各種理想城市元素,當中包括平等共融的互動溝通、設計得宜的都市空間、效率超著的交通網絡,以及完善有效的醫療服務等。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宜居城市報告」是目前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宜居指標,根據治安、醫療、文化和環境、教育及基建5個範疇,評定140個城市的宜居程度。墨爾本連續7年蟬聯冠軍,背後可有甚麼秘訣?

墨爾本的獨特文化氛圍和街頭藝術,向來享負盛名,但它能夠成為全球最宜居城市,背後還有更多原因。墨爾本擁有全球最大的都市電車網絡,覆蓋市內大部份地區,而且票價相宜。市中心不少地段亦為行人專用區,讓途人可以遠離車水馬龍的道路,隨意又安全地用雙腳體驗城市。大家更可以隨時鑽進後巷,在開滿咖啡店的街道享受愜意的下午。這些露天咖啡店的出現,源於墨爾本在規劃時刻意將街巷加闊,讓露天咖啡座自然而然地衍生,形成別樹一幟的小巷文化。小巷熙來攘往,遊人亦無須擔心太僻靜。從墨爾本的城市空間,我們了解到有策略遠見的城市規劃,能夠改寫市民的生活模式和品味。

除了交通和都市環境,墨爾本在醫療和基建兩個範疇亦領先國際。澳洲的醫療體系在全球11個已發展國家中排名第2。國內頂尖的博物館和文化活動,亦大多選址墨爾本。當地的國際級運動場館,亦為該市贏得2016年「世界運動之都」的美譽。

在墨爾本走向全球最宜居城市的道路上,設計一直擔當著重要角色。墨爾本的城市設計總監Rob Adams教授,是當地都市轉化過程的靈魂人物。他以「都市編舞」(urban choreography)作比喻,闡釋設計如何自1980年代起徹底改造墨爾本。此前,當地人口集中於郊區,市中心地段人煙稀少,因而被揶揄為「甜甜圈城市」(doughnut city)。時至今天,市中心地帶已被轉化,帶領墨爾本成為宜居城市的典範。

Rob Adams教授相信城市規劃並非要微觀管理每一個持分者。正如編排一場動人的舞蹈表演,排舞師不會過份控制舞蹈員的一舉一動,城市規劃亦應該讓市民有適當空間自由創造發揮。都市規劃是一門藝術,規劃師只需制定大概框架,加以帶領持分者和賦予適當權力,並在需要時作適度限制。設計者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和藍圖,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隨心地表現自我,塑造理想生活方式,從而帶來微小但理想的改變。他深信「大部份改變都是漸進的,但聚沙成塔就能帶來徹底的轉變。」

著名丹麥建築師Jan Gehl是墨爾本轉化過程的另一位幕後功臣,他更稱之為「墨爾本奇蹟」(the Melbourne miracle)。1990年代初,他為墨爾本進行公共生活普查,當中的發現和建議奠定了墨爾本其後的規劃設計方向。從當地的成功例子,我們了解到認清城市自身條件和質素,能夠幫助我們掌握關鍵議題和洞悉未來機遇。這正正呼應設計思考中的首要步驟-分析問題。Jan Gehl的人本城市規劃理念,讓當日渺無人煙的市中心,轉化成今天多姿多采、廣受當地人喜愛的核心活動地帶。

香港可以如何借鏡墨爾本的成功經驗?引領墨爾本建築及城市設計、現為維多利亞省官方省建築師的Jill Garner將於參與今年6月舉行的設計「智」識周(KODW),親臨香港分享澳洲的宜居之道。香港極具潛力,憑藉設計視野和創新策略,我們可以改變香港的城市軌跡。例如誕生更多創意地區;歷史建築可以搖身一變改造成獨具韻味的文化場地;公共空間可以連繫不同社群,打造共融社區;開放的營商環境可以孕育跨界合作創新等。不單是墨爾本奇蹟表面的價值,我們更應學習其背後的原則和精神,從而發展自身設計之道,並找出香港獨一無二的宜居特質。墨爾本亦是今年12月舉辦的設計營商周(BODW)的夥伴城市,我們會繼續探索它的設計經驗和成功之道。

今期DMatters,我們會率先走進KODW,窺探論壇1「城市的未來」的精彩內容。緊接其後是現正接受提名的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最新消息。最後,我們會一睹時裝創業培育計劃如何點亮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紅地毯!

讓我們攜手設計一個更美好的宜居城市!

延伸閱讀:

有關設計「智」識周( KODW 2018 「明日城市-設計宜居生活」

www.kodw.org

關於墨爾本的都市轉化過程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a-three-decade-remaking-of-the-city-revived-the-buzz-of-marvellous-melbourne-91481
https://www.foreground.com.au/planning/melbourne-rob-adams-kim-dovey/


按此瀏覽 DMatters 5月號 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