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tters 2018 3月號


馬拉松式實踐宜居城市

城市路跑是近年受歡迎的社交活動,下班後,市內四處都可以看到穿著螢光黃和粉紅運動裝的跑步愛好者。除了社交目的,令體魄強健當然是很重要的推動力。今年年初有超過六萬名跑手參加了本地著名的馬拉松比賽,這個逐漸成形的運動文化,正面地反映市民正邁向更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建造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意義重大,舉辦更多大型體育活動亦可讓大眾聚集一堂,促進交流。鏡頭下,數萬個參賽者懷著滿意的笑容在比賽中通過終點線,但善後的工作也同樣留下深刻印象,包括處理一堆堆擠滿在垃圾箱和塑膠回收箱的香蕉皮,以及數以千計一個早上便耗掉的紙杯和塑膠樽。

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香港各區舉辦的年宵市場慣性地產生大量垃圾和廢棄物。不少本地綠色團體便自發處理廢物,減輕堆填區負擔,並推動志願者一起參加。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最新數據, 2016年家居廢物雖然減少,卻被工商業廢物的增長抵消了,總體而言,相對於2015年仍然達1.8%淨增長。為了發展綠色及健康城市,我們需把健康及大眾的福祉置於為軸心,再作系統層面的設計。不論是個人或營商,我們都應該共同努力,履行作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由減少公眾活動產生的廢物、提升廢物回收的效率,到重新設計行業習慣以制定城市固體垃圾收費計劃,每個細節環環緊扣。

隨著本地對大型娛樂和體育活動的支持增加,廢物的減少、處理和回收工作為大眾及不同界別的人士和組織團體提供共同設計機會。我們留意到世界各地,不論在時裝、紡織及電子生產等,大大小小的行業都開始實行減少廢物的措施。紐約的Zero Waste Design Guidelines就是一個例子,指引對建築和施工提供了策略和政策上的建議。 這個想法其實是源自建築師Clare Miflin在主持城市綠化研討會時提出的:「建築師可以怎樣在自己設計的建築物中,促進有機物回收?」。隨後,建築師和業界人員聚集起來組成圓桌討論和協作工作坊,成就此事。這說明了好奇心的小花火,其實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

將個人的力量投放到社會層面,需要堅持及承擔。在過去的十年,「可宜居」成為城市政策的重要議題;社區的參與,以及地方組織、供應商及其他持份者之間的夥伴關係,是提高城市宜居性的關鍵。就如跑手飲食得宜並且有規律地鍛煉身體,要努力建造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需要在醫療系統、公共服務設計、社區活化和城市健康等各個方面進行混合訓練 (cross-training)。

可宜居性是全球一致認同的概念,關乎城市的生活質素,當中包括建築和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性和健康、平等和獲得資訊的渠道、教育、文化和藝術等多種因素。即將於6月11至15日舉行的設計「智」識周(Knowledge of Design Week)將以《Design for Liveability》為主題,針對可宜居性進行相關研討和工作坊,讓業內人士接收最新的行情和締造交流機會。透過您們的參與及香港設計中心的推動,讓我們與每位跑手裝備自己,一同實踐宜居城市。

按此瀏覽 DMatters 3月號 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