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tters 2017 8月號


教育創新造就未來  由STEM變STEAM的教學方案

今年為芬蘭獨立建國100週年,趁着他們在熱烈慶祝,身為外國人的我們也可藉此觀摩借鑒。訴說芬蘭,除了聖誕老人,教育可算是首屈一指。不少香港的學童一直渴望減少功課、縮減學科、課堂和測驗,原來芬蘭早已實行並樂見其成,孩子在愉快時光中學習;可是,芬蘭政府不甘於停留於「好」的教育制度,因時制宜,近年提倡跨學科領域「主題式學習」,縮減固有學科,令學童在課堂中運用不同知識和技巧,猶如現實生活,使其學習更全面、靈活。

這邊廂芬蘭學童期待新學期蒞臨,那邊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生迎接上任不久的名譽校長──蘋果首席設計師Jonathan Ive。工業設計出身的Ive加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有助推動STEAM教學方案,把學院研究及學術交流層面擴充至電腦及物料科學範疇,與數碼經濟、高端製造及智慧出行接軌,預料將會為專上教育帶來革新。

創新一詞往往與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STEM) 相提並論,STEM為現是全球教育的主流趨勢,以裝備學生因急速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而作出應對。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則認為科學及科技是影響着上世紀的兩大元素,而藝術及設計將會是廿一世紀的經濟動力,故倡議在STEM教育下融洽藝術及設計(Art & Design),成為STEAM教學方案,並開始受到學院、教育機構支持,上述提到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正是一例,他們不但支持STEAM方案,更任用藝術家/設計師推動創新實踐。

要在教育上創新,不得不提設計思維,很多教育人士及學院領袖也逐漸在課堂上引用設計思維,令學習更見成效,也能協助青少年建立創意自信心。史丹福大學的普拉特納設計學院(簡稱d. school)是當中的佼佼者,推出一系列項目予學生、教育人士、商業行政人員等針對創意發展,使其在專業知識中實踐社會創新。又以較近我們的城市為例,新加坡也鼓勵幼稚園生與設計師合作,讓他們在腦袋發展活躍的時期練習創意思考。

三年一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 (PISA) 是透過測試十五歲學童的科學、數學、閱讀能力來評估全球教育制度。在最新一期評估結果中,新加坡在三科測試均名列首位(而你本能地猜想香港的排名);香港青少年的成績着實非常出眾,在數學和閱讀中緊隨新加坡排第二,科學則列第七。

 國際評估之餘,不容否認,港孩在國際賽事中屢獲賞識,例如機械人製作比賽或鋼琴演奏,可是當世界朝着具創意競爭的未來推進,嶄新科技和數碼智能是大趨勢,新一代更需要靈活多變的思維。在學校課程中滲入藝術及設計不是摒棄STEM,反而是引進全面和具創意的教學方法,令下一代有着合適裝備構建城市的成長和創新。

按此 瀏覽 DMatters 8月號 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