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HK X 藤幡正樹:從虛擬角度探索灣仔的過去與現在

構成一個地方的重要元素是甚麼?一個地方的人和歷史,跟建築和空間規劃同樣重要。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等嶄新科技正協助人類看到只存在於想像中的事物,那麼,它們可以把一個地方的過去,呈現在我們眼前嗎?由香港旅遊事務署呈獻、香港設計中心主辦、香港動漫畫聯會作為策略夥伴,為期3年的「#ddHK設計#香港地」計劃,與知名日本新媒體藝術家藤幡正樹及奧沙藝術基金合作,透過公共藝術作品《BeHere》,探索這個可能。

藤幡正樹是最具前瞻視野的當代日本新媒體藝術家之一。自80年代起以錄像、動畫、電腦成像等科技元素創作,他的互動網絡裝置廣受藝術界肯定,代表作包括《Beyond Pages》(1995-1997)、《Removable Reality》(1992)、 《Impressing Velocity》(1994)等。在《BeHere》這個作品中,他運用AR及手機應用程式,重現昔日的「香港地」日常場境。沿著舊灣仔海岸線,由藍屋到東美花園選取了10個地點,將設置多個虛擬立體形像、攝影測量法及歷史場景,讓你用手機程式尋覓過往的日常生活。#ddHK設計#香港地將於12月推出,如箭在弦,我們有幸跟藤幡正樹談談作品的創作過程。

可以告訴我們多一點關於《BeHere》背後的概念嗎?
《BeHere》是一個期望能讓公眾投入其中的新媒體藝術作品,目的有二:第一是透過新媒體思考人與地方、過去和現在的關聯;第二是探索AR與三維模型(3D modelling)兩種科技結合的新可能。我們以40到70年代的舊香港照片作為參考,由演員們重新演繹往昔日常,同時用攝影測量法(photorgrammetry)和70台相機作360度拍攝,然後用AR技術呈現虛擬立體形象。觀眾可以自由組合場境,甚至把自己變成其中一部分。

你期望觀眾怎樣投入《BeHere》的體驗?
他們只需移動自己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便能截取不同的AR數據,發掘混合過去和現在、虛擬和現實的影像的趣味。這個平台鼓勵觀眾們探索個人體驗、尋找過去足跡和為未來創造新回憶。整個體驗沒有既定模式,他們可以自由地跟立體AR影像互動,重構場景或把家人朋友攝入鏡中。項目在公共空間中進行,所以很難預測參加者的反應,但所有互動都會被記錄下來,讓我們了解不同年紀的人怎樣理解歷史。

你和團隊參考了很多舊香港照片,又訪問了灣仔區的居民,可以跟我們分享當中有趣的發現嗎?
區內的長者對舊日活動的詳述,是我無法單從照片中掌握得到的。這些已消失的街頭活動,對我來說非常有趣。我盡可能揀選能夠代表尋常生活的照片,但由於當時相機非常昂貴,所以照片很可能是由富有人家或專業人士拍下的。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照片背後的故事。我利用受訪者所述的零碎歷史片段,建構起代表整個社區的「meta-monument」。成為了深度探索這些影像歷史的核心一員,我希望能將這體驗透過AR帶給其他人。

項日中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甚麼?你跟團隊怎樣克服?
最大的挑戰主要是兩個技術問題。攝影測量法牽涉的演算法是為製作地圖而發明的,當中運用的是航拍照片。雖然它在電玩和電影界已愈來愈普及,但仍然極少應用於捕捉人物動態之中。其次,儘管AR已愈來愈普及,但其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在一個公眾項目中運用如此新的技術,是一個大膽嘗試。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加倍小心。

但幸運的是,我們得到很多支援,沒有這些協助,這項目難以成真。在研究階段,Gillian Choa、Roger Garcia、蛙王和Stanley Wong跟我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聖雅各福群會為我們安排採訪當地長者。我對他們由衷致謝,以及讓我們使用影像的所有版權擁有者。製作階段需要場地和工具的支援,包括70台相機、佈景和道具,慶幸能得到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藝術製作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和東京藝術大學的支持,我們非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