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K设计思维工作坊 改善医疗系统的最佳良药

提起医疗服务,大家未必会立即联想到设计思维。但其实设计思维正正是解决医疗系统中縈绕多时的问题的最佳良药。试想想,以人為本的人力管理政策,可以解决公营医疗系统医护人员流失的问题吗?我们应如何善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日渐增加的医疗需要?这些棘手的「疑难杂症」,需要用创意方案解决,并且得到前线员工及持份者支持。

由香港设计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合办的IDK特别工作坊,邀请到医疗界别的领袖,一同利用设计思维,解决医院网络眼前逼切的难题。参与是次工作坊的包括公私营医院的管理阶层及高级医生、政府相关部门高层,以及来自澳门的代表。

為期一天的工作坊中,参加者了解到不同设计思维框架,能够如何為医疗服务带来新想像。他们一同审视当下医疗体系遇到的难题困局,寻找改变契机,以及制订改善方案。例如医生诊症时,往往需要忙著输入病歷纪录及药方,无法抽空向病人详细解释,亦缺乏眼神交流。面对此状况,有一组参加者提议利用语音输入系统,即时把医生与病人的对话化成文字,让医生可以更专注与病人沟通。另有一组提议製作全新应用程式PC Direct,一站式列出附近医生资料,方便病人寻找合适的诊症服务。

能够促成是次工作坊顺利举行,有赖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医疗管理学专业应用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学医院行政总裁冯康医生背后穿针引线。他点出了设计思维对医疗界别的重要性。「医学训练强调逻辑思维,但这种线性思考模式,往往只著重目标成效。设计思维则教晓我们要有同理心,并从不同层次了解问题,认识当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了解到纯粹逻辑性分析问题,未必一定能得出最佳方案。」他相信要在医疗体系带动真正的改变,应要让前线医护人员都认识设计思维。

香港设计中心行政总裁利德裕博士亦认同同理心的重要性。「设计思维為医疗系统带来的最大改变,在於引进以人為本的服务,从用家角度出发。这次為期一天的工作坊是一个起步点,啟发大家以新角度思考康健服务。」

我们亦有幸得到一位特别嘉宾,来自英国的钱卓乐爵士教授参与其中,并分享他為何如此重视设计思维。「医学院一般会训练医生从个体出发,专注个别对象的状况。但设计思维则挑战我们要综合各方意见,考虑到整体情况。我认為设计思维跟诊治病患性质非常相近,两者同出一辙。作為医生,我们诊症时必须先了解问题癥结,才能对症下药。而设计思维中,我们亦需要先审视整体情况,才能制订理想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為医疗系统当下问题提供了及时良药。在此希望将来会有更多同类型工作坊,让医院内的前线医护人员认识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