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自然、人文的故事──從一杯茶開始

在亞洲,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茶,甚至有人愛以茶代水。茶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已發展成為底蘊深厚的文化,包含了儀式、工藝和各種設計,並在過去幾千年間不斷演化。現在,茶對我們的意義何在?一杯茶如何帶出設計、自然和人文的故事?設計光譜的第四場展覽「肆樂-草人木」由即日起至7月19日於茂蘿街7號舉行,引領我們從設計視角,探索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展覧策展人周婉美及聯合策展人利志榮

「茶一字由草、人、木組成,這次展覽正正以茶文化為出發點,帶出設計跟自然、人文的關係。」展覧策展人周婉美(Amy Chow)拆解展覧名稱的含意。展覧精選了共20組亞洲設計單位創作的45個設計項目,當中展現了當代設計如何重塑茶及其相關物件和活動,包括包裝、沏茶工具和茶室設計等。中草藥養生茶沖泡機Lify利用智能科技,將養生茶飲帶進數碼年代,沖泡羅漢果茶和花旗蔘茶從此變得簡便快捷。本地陶藝組合梨木製陶所以藝術與設計之間的模糊界線為切入點,以生活為本,特意走訪日本京都信樂,,創作了一系列《柴燒茶席》茶具,向大眾展示器物與人的關係。產品設計品牌Milk Design的《流動茶檔》打破傳統品茶給人的印象,「茶檔的設計符合現代生活模式,但仍能讓人有品茶的感覺,過程中還可以跟身邊的人交流。」品牌創辦人利志榮說。

茶一字由草、人、木組成,這次展覽正正以茶文化為出發點,帶出設計跟自然、人文的關係。

中草藥養生茶沖泡機Lify

利志榮同時是這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他認為茶和設計之間有很深的關係:「人透過理解自然,從中學習並注入創意,創造出色香味各異的茶葉。設計師運用各種觸覺,盡量感受四周環境,再發揮創意,創造新的事物。」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豐富資源,茶只是其中一部分。台灣設計師范承宗以超凡工藝,專心鑽研竹材,創作充滿詩意且功能卓越的竹製器皿,以無比尊重的態度對待自然。香港藝術家尹麗娟用陶藝,詮釋她在日本新潟縣鄉郊與農民和自然相處的體驗,將當地農民非常珍惜的農產品倒模並燒成陶瓷。她的作品《今日予我我日用糧》為熟悉的事物注入陌生感,讓人反思理所當然地榨取自然資源的態度。

設計師運用各種觸覺,盡量感受四周環境,再發揮創意,創造新的事物。

香港藝術家尹麗娟作品《今日予我我日用糧》

設計和自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很多人來說,它們可能仍然是抽象的概念。利志榮認為:「大部分公眾對茶都有所認識,用它作為切入點,很容易勾起興趣和共鳴。」除了展覽,他與團隊亦在場館的公共休憩空間搭建了設計簡約的《香草亭》作為設計光譜的委約作品,吸引了不少附近社區人士到來觀賞和休憩,為我們城市生活帶來一點綠化氣息。兩位策展人均樂見大眾享用空間:「展覧走進灣仔社區,希望帶出『人人都可以接觸設計』的訊息,所以用比較親民的手法策展,讓參觀者近距離跟展品接觸交流,更深層次地體會設計。」在社區中播下設計文化的種子,培育創意人才,正是我們成立設計光譜的宗旨。

展覧走進灣仔社區,希望帶出人人都可以接觸設計的訊息。

《香草亭》

展覽期間,設計光譜亦安排了一連串特別策劃的設計賞析活動予公眾參加,包括香草種植、茶席品飲和手捏陶土工作坊,動手體驗設計和自然。當中「一碗茶」 體驗坊更是一個讓參加者可全方位「感受」茶的活動。為了讓大家更投入於其中,聯合策展人利志榮及其Milk Design的團隊更找來多個設計單位共同合作,特地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茶空間,有Stickyline以紙品為茶室建構了上蓋以改變觀賞事物的角度;Co-Design設計的茶帖亦配合環境,進而展視覺享受;最後Rubywoo Glass 為體驗坊創作獨一無二的玻璃杯則帶來全新觸感,讓參加者經歷一個全新賞茶體驗。除此以外還有設計師網上分享會和公眾導賞團,讓大眾更深入了解策展概念和展品背後的故事。

鑒於現時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情和為了保障參加者的健康及安全,「肆樂-草人木」展覽以及所有延伸活動均會採取相關的防疫措施,而活動的舉辦日期及時間均以主辦機構最新公佈為準。詳情及最新資訊,請瀏覽:http://www.designspectrum.hk/